教授內容


目前本協會教授的課程內容:

太極拳架

易簡拳 :

簡太極拳由是由三十七個單元姿勢錯綜重複地變化,聯合成五十五個姿勢的整套拳架,脗合了河圖陰陽消長變化之數。其中有六複勢衍出六數合為六十四數,又脗合易象成卦之數。而分作六段也是脗合成卦之爻數,各段止於十字手、單鞭和扇通臂。

前三段與後三段各為三十二勢,得象貞悔二卦。每一姿勢更分若干動作,除五個複勢外,原則上都沒有超過六動,這也是象徵每卦的爻變數。全套拳勢共分為三百六十個動作,恰好脗合了周天三百六十度數,連同立正到預備勢四動,和收勢歸原到立正姿勢一動,合為三百六十五動,符合地球公轉一周期。

 

基本步法:


步寬: 為一肩寬, 前進後退以肩寬平行線為基準.

 

步長: 前腳尖到後腳跟是兩倍半肩寬, 前腳跟到後腳尖是一腳掌寬.


坐式: 前膝垂達前腳尖前十公分(三寸), 後頭骨, 尾骶骨,後腳跟三點垂直一直線.


弓步前進: 後腿推前腳, 直到前膝垂達前腳尖前十公分(三寸), 重心完全到前腳, 後腿膝彎伸直, 腳跟著地需踏. 肘垂線不過膝.


基本手法:


似鬆非鬆展為展的鬆持法.


靜態手勢: 掌為太極掌, 又稱美人掌 ; 拳為太極錘, 又稱空心拳 ; 勾手為太極勾手,又稱吊字手. 拇指與四小指以指紋面輕接觸.


基本運作方法:


根據 靜中觸動動由靜, 屈伸開合聽自由, 動靜之機, 陰陽之母, 轉變虛實, 處處總此一虛實, 等語悟化而來的方法. 演化出靜中有動, 動中有靜的自然運動八法.


自然運動八法: 原體位, 原空位, 沉浮, 帶動, 趁勢前進, 盪動, 反動力, 運動路線.


綜合上述操作方式, 加上黏貼連隨不丟頂的揣摩五法, 輔以動態拳式八法,即為易簡太極拳之特色.


太極刀

太極刀:


太極劍

太極劍:

太極劍法亦稱武當劍術,相傳為丹士張三豐祖師所創,其身手步法與聽勁等悉同於拳法十三式與推手。

太極劍法與太極拳法如出一轍,其姿勢動作溫和柔緩,是以學習太極劍法,應於太極拳先有相當造詣者較為適宜.練習時需注意身軀保持中正,全身放鬆,用意不用力,先開展而後緊湊,展準攻防皆以腰腿為主,意氣為輔。

太極劍之基本手法,分為陰陽六劍式,即太陽、太陰,少陽、少陰,陽明、厥陰等六式,而陽明、厥陰又有正()()之分,故實有八式之應用,其與運劍十三法息息相關,即整套太極劍勢以及對劍方法,均由十三劍法之演變組織而成,而十三劍法又不外陰陽六式掺雜之組合。

易簡太極劍法由五十五勢連貫組成,是應河圖之數,其中有九複勢衍出九數合為六十四勢,是應六十四卦之數,全套劍勢分六段,是應六爻之數,是以太極劍勢涵蓋太極八卦之象數,故劍參天地之造化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,是其用無往而不利。


推手

推手 :

相傳「推手」一辭,始自楊公澄甫南下金陵授藝時代。

太極拳技藝以鬆柔禦制剛強為法,故其功能深淺即以鬆柔為驗斷,蓋鬆柔者人力無所著落,發力落空之人,不牽亦將自傾,故推手歌訣:「任他巨力來打我,牽動四兩撥千斤。」其鬆柔之極者,「一羽不能加,蠅蟲不能落,人不知我,我獨知人,英雄所向無敵,皆由此而及也。」

初習推手,先求推人而「不丟」,推我而「不頂」,次求「貼」與「隨」之熟練,再求「粘」法訓練有得,最後才練「連」綿不斷,進退攻守務達「勁若斷時,意不斷」,於是推手功能乃過半程。



太極桿